拍品專文
在80年代初,王川以創作《再見吧!小路》在全國青年美展上獲獎,作品表達了一代人對知青歲月的回顧,以及對社會和青春的反省追問,並與何多苓的《春風已經蘇醒》及王亥的《春》成為傷痕美術時期的重要作品,引起藝術界廣泛關注。
歷經文革錘煉,反思文革的傷痕藝術,八五新潮等藝術潮流。其藝術創作風格從早期的寫實描述轉化為抽象繪畫,以表達自身對“空性”的體悟。藝術家領悟到書畫同源之理,回歸水墨媒材,流淌於其筆下的水墨線條,猶如“道”般崇尚靜寂高於闡述。結合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畫風,以中國畫與書法的本源開啟無限。中國書畫本為一家,固以書法之道論畫甚為合宜。書法之美在於觀神忘形,而“神”來自於畫者內心,此幅中將墨點放大,點本無生命,脫離筆墨各家法則,揮灑出藝術家的心靈軌跡。 在龍飛鳳舞的抽象揮筆中好似看到懷素奔放肆意的抒情狂草,此不以目遇而以神遇的實踐一脈相承張懷瓘《書議》中所提出的“無聲之音”及道家的“無狀之狀”哲思。融匯西方的視覺張力,猶如傑克遜• 波洛克無結構、無中心的構圖法,打破中國在無法中有法的定律,在追求藝術本質的道路上,王川將中西的瀟灑自如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