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乍看之下很难将《错误的身体2》之名与看起来像金色有机体的作品联想在一起, 两者最明显的共通点莫过于替痛苦与扭曲下了批注。这种蔓延的困惑, 是学雕塑出生的王思顺,对肉身与存在真理最真诚的探究。
作品中的“身体”, 仅有6.6 公分长, 是艺术家将一块二十公克的黄金用牙刻咬的结果, 创作过程与目的本身就因抽象语境而荒诞, 当生命体触碰到抗腐蚀性、延展性与韧性都强的黄金那一瞬, 是将活力注入其中, 还是反被金属冷度扩散至全身? 作品上的齿痕与DNA 则是人类行为的遗迹, 使物质对身体留下记忆, 藉此探讨人类肉身、思想、材质与物性等元素间的矛盾。艺术家在创作《错误的身体》系列时建构了一极为私密的空间, 用自身故事与梦境将其填满, 作品成为一个特定时空场景的参照。根据王思顺自述, 此梦境给予他的结论是人只有看见破碎的自己, 才能抵达一个“完整的错误的正确世界”。我们只有观看最真实的自我才能自悟, 才有理解世界的能力。《错误的身体2》的模糊外型使创作语汇看似晦涩, 却是他抽丝剥茧、对物质性与精神性层层梳理后, 臻至完整之逻辑。
作品中的“身体”, 仅有6.6 公分长, 是艺术家将一块二十公克的黄金用牙刻咬的结果, 创作过程与目的本身就因抽象语境而荒诞, 当生命体触碰到抗腐蚀性、延展性与韧性都强的黄金那一瞬, 是将活力注入其中, 还是反被金属冷度扩散至全身? 作品上的齿痕与DNA 则是人类行为的遗迹, 使物质对身体留下记忆, 藉此探讨人类肉身、思想、材质与物性等元素间的矛盾。艺术家在创作《错误的身体》系列时建构了一极为私密的空间, 用自身故事与梦境将其填满, 作品成为一个特定时空场景的参照。根据王思顺自述, 此梦境给予他的结论是人只有看见破碎的自己, 才能抵达一个“完整的错误的正确世界”。我们只有观看最真实的自我才能自悟, 才有理解世界的能力。《错误的身体2》的模糊外型使创作语汇看似晦涩, 却是他抽丝剥茧、对物质性与精神性层层梳理后, 臻至完整之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