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玉白色,有褐色沁斑,體片狀,兩面紋飾相同。上下透雕兩隻螭龍,側面雕一隻小龍。上方龍之首伸出廓外,以流雲紋環繞而成出戟;下方龍背上承載一羽人,尾部上方有一隻獼猴。
這件出戟璧的紋飾特別罕見,在其他漢代同類的透雕璧中沒有發現過相似例。整個璧的主體紋飾是龍紋,以上下兩條螭龍為首。下方的龍載著一個羽人。羽人在漢朝神話中與長生不老的仙人有關,是羽化成仙的象徵。在洛陽金谷園新莽時期墓中的壁畫上就畫著羽人騎龍。另外漢元帝的墓中出現過一個騎著天馬的羽人白玉雕件,著錄於《中國玉器全集 4 – 秦、漢》,河北,1993 年,頁108,圖版147 號。
比較兩件透雕玉璧,一件是南越王墓出土,雕有兩對龍鳳紋的玉璧,著錄於《中國玉器全集 4 – 秦、漢》,河北,1993 年,頁25,圖版32 號;另一件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一件出戟玉璧,同樣雕了兩對龍鳳紋,惟一對在璧廓內,一對在出戟上,著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 – 玉器(上)》香港,1995 年,頁257,215 號(圖一)。
這件出戟璧的紋飾特別罕見,在其他漢代同類的透雕璧中沒有發現過相似例。整個璧的主體紋飾是龍紋,以上下兩條螭龍為首。下方的龍載著一個羽人。羽人在漢朝神話中與長生不老的仙人有關,是羽化成仙的象徵。在洛陽金谷園新莽時期墓中的壁畫上就畫著羽人騎龍。另外漢元帝的墓中出現過一個騎著天馬的羽人白玉雕件,著錄於《中國玉器全集 4 – 秦、漢》,河北,1993 年,頁108,圖版147 號。
比較兩件透雕玉璧,一件是南越王墓出土,雕有兩對龍鳳紋的玉璧,著錄於《中國玉器全集 4 – 秦、漢》,河北,1993 年,頁25,圖版32 號;另一件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一件出戟玉璧,同樣雕了兩對龍鳳紋,惟一對在璧廓內,一對在出戟上,著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 – 玉器(上)》香港,1995 年,頁257,215 號(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