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成化青花宮盌,一向被視為明代青花瓷器之名品。拍品宮盌形制,造型秀美,內壁純白,外壁以江西樂平所出「平等青」青料,繪青花纏枝西番蓮紋六朵,此外以青花旋紋六條作為輔助裝飾,烘托西番蓮紋主題。青花淡雅柔和,渲染層次分明,勾勒線條纖巧爽利,具有典型成化青花纖柔雅致之特點。施釉肥厚,滋潤如玉,白中透紅,仿若羊脂。盌底雙圈內楷書「大明成化年製」本朝款,書寫藏鋒寫出,中鋒用筆,筆道圓潤,挺拔有力。
據《明會典》禮部十七「冠服」之「朝服」條記載:「天順二年(1458),令官民人等,衣服不得用蟒龍……大西番蓮」等花樣。明代俞汝楫於泰昌元年(1620)官修《禮部志稿》卷十八亦載,洪武十六年定西番蓮為御用;成化二年(1466),令官民人等,不許僭用服色、花樣。則西番蓮紋於明代具有宮廷專用之屬性,並一再由宮廷頒佈禁止民間使用之規定。今北京故宮所藏明永樂青花穿花龍紋扁瓶(參見《明代洪武永樂御窯瓷器——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故宮出版社,2015年,頁166,圖76)(圖一)所飾纏枝西番蓮紋,即與拍品紋飾類似,而前者一巨龍穿梭於纏枝西番蓮閒,亦說明皇權本身與西番蓮紋飾之密切關係。
拍品與台北國立故宮舊藏清宮景陽宮盌相同,參見《成化瓷器特展圖錄》,台北,2003年,頁49,圖版23號(圖二)。據台北故宮1962年統計,此類成化青花西番蓮紋盌,該院僅藏兩件,分別為出版品之律一四五23之7,與律一四五23之8(《故宮瓷器錄,第二輯,明》(甲),台北故宮1962年,頁213。此外,未見北京故宮發表該類成化青花西番蓮盌資料,則本拍品珍罕程度,可見一斑。
海外,英國大英博物館及大維德基金會亦收藏有同類型盌各一件,分別發表於《大英博物館藏中國明代陶瓷》,北京,2014年,頁205,圖6-5;《大英博物館大維德爵士藏中國陶瓷精選》,北京,2013年,圖36。
據《明會典》禮部十七「冠服」之「朝服」條記載:「天順二年(1458),令官民人等,衣服不得用蟒龍……大西番蓮」等花樣。明代俞汝楫於泰昌元年(1620)官修《禮部志稿》卷十八亦載,洪武十六年定西番蓮為御用;成化二年(1466),令官民人等,不許僭用服色、花樣。則西番蓮紋於明代具有宮廷專用之屬性,並一再由宮廷頒佈禁止民間使用之規定。今北京故宮所藏明永樂青花穿花龍紋扁瓶(參見《明代洪武永樂御窯瓷器——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故宮出版社,2015年,頁166,圖76)(圖一)所飾纏枝西番蓮紋,即與拍品紋飾類似,而前者一巨龍穿梭於纏枝西番蓮閒,亦說明皇權本身與西番蓮紋飾之密切關係。
拍品與台北國立故宮舊藏清宮景陽宮盌相同,參見《成化瓷器特展圖錄》,台北,2003年,頁49,圖版23號(圖二)。據台北故宮1962年統計,此類成化青花西番蓮紋盌,該院僅藏兩件,分別為出版品之律一四五23之7,與律一四五23之8(《故宮瓷器錄,第二輯,明》(甲),台北故宮1962年,頁213。此外,未見北京故宮發表該類成化青花西番蓮盌資料,則本拍品珍罕程度,可見一斑。
海外,英國大英博物館及大維德基金會亦收藏有同類型盌各一件,分別發表於《大英博物館藏中國明代陶瓷》,北京,2014年,頁205,圖6-5;《大英博物館大維德爵士藏中國陶瓷精選》,北京,2013年,圖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