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顾福生于1935年出生在上海,最早在国画大师黄君璧门下学习水墨与设色技法,而后却因喜欢抽象风格多过传统山水画,遂改从朱德群研习。身为五月画会的重要一员,顾福生的画作《胀》被选为中国地区抽象风格之代表,参与1961年的巴西圣保罗国际现代美展。同年他也移居巴黎,进入大茅屋艺术学院进修。
1963年,顾福生在纽约落脚并开始了他艺术生涯中最革命性的时期。他从运动员与舞者们身上撷取灵感,创造出他的代表风格──深具动感的拉长人物形体。藉由结合东方技法与西方现代语彙,他得以释放内在强大的创作能量。台湾知名诗人余光中曾如此评价:「于平静的表情下, 潜动着内在生活的冲突与失望。」 (《文星》1961年44期)
顾福生擅长捕捉大动态下,人物肌肉线条的稜角和圆滑,故笔下的人物常以无头部或无脸部细节的形象出现。在《日落下的舞者》(Lot 382)中,围成一圆弧的动态与平和构图令人想起马谛斯1909年的作品《舞蹈》。值得一提的是,顾福生在处理抽象背景的同时,亦用精湛的铁线篆技法勾勒出人体轮廓。另一幅画作《奔跑的人》(Lot 384)则是在充满能量的鲜红与蓝前,摆置上极简却大胆鲜明的主角,向德库宁艺术中那深具曲线美、静态美与霸气的女性裸体致敬。《穿红衣的女人与蓝色背景》(Lot 385)以及《水与芦苇女孩》(Lot 383)各自描绘着一个陷入忧鬱泥沼的女孩。其中《水与芦苇女孩》是顾福生在1974年移居旧金山后所作,以超现实质感营造出一种梦境般的特殊氛围。顾福生将融合东方感知与西方现代哲思,并进而结合自身的动能具象绘画语彙视为一辈子无穷尽的探究,而这四幅作品就是绝佳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