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粉红花丛》用色亮丽鲜艳,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是马克•夏卡尔的典型作品。夏卡尔生于俄罗斯,作品以充满诗意见称,满载了回忆、爱情、乡愁,以及梦幻元素。他笔下的人物及其他图案符号常在画面浮动,恍如梦境一般,融合画家的记忆与幻想。画中虚构的景像有艺术家的独有标记─悬浮在半空的小提琴手,包围着粉红色的花簇,动物,以及小房子,这些均是带有夏卡尔俄罗斯故乡的乡村文化标志。画作右下方的母亲与小孩是夏卡尔对故乡的致敬:母亲象征祖国俄罗斯,而艺术家则是依偎在母亲怀中的婴孩。艺术家受到俄罗斯的传统艺术中启发,在1911年首次创作《圣母与基督》(Meyer;编号129),后在1940年代流亡在美国的时候,他再以这家喻户晓的标志来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及无辜的牺牲者。
《粉红花丛》作于约1975年至1980年间,当时夏卡尔生活满足、安稳。夏卡尔于白俄罗斯小镇维台普斯克(Vitebsk)出生,其后长居法国。1950年,夏卡尔搬到了法国南部圣保罗德旺斯(Saint-Paul-de-Vence)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山丘上,两年后与华伦蒂娜•布罗茨基(Valentina Brodsky)成婚。二战后,法国蔚蓝海岸成为蓬勃的艺术家中心,昂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与巴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都定居于此,后来更与夏卡尔成为好友。夏卡尔夫妇居住在一个叫“小丘”(Les Collines)的房子里,四周被果树、 茂密的绿叶以及葡萄园包围。作品中轻快的笔触以及动人的画面,可以看到他当时歇意快乐的心情。
蔚蓝海岸的绚丽光线,令夏卡尔画作的色彩变得更艳丽浓郁。作品中以蓝色、绿 色和黄色带出梦幻的色调,体现了艺术家的热情和色彩的大胆运用。夏卡尔认为颜色不单具有描述性及形象性,更带着深刻的个人风格及意义。他在此作完成前数年的1973年断言:“色彩是纯净。色彩是艺术。纯粹的艺术。或是色彩是艺术最根本的基调……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天生都热爱色彩。我深爱维台普斯克,不仅因为我出生在那里,而是我在那里发现了我的色彩。”(夏卡尔,摘自J. Baal-Teshuva 编“Chagall, A Retr ospective” 展览目录,纽约,1995年,第322页)
《粉红花丛》呈现出夏卡尔充满喜乐的独特艺术风格,其个人而充满诗意的图像流露出艺术家生动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