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

張大千是二十世紀最著名和最具影響的藝術家之一。他以畫風多變為稱,最初以國畫為主,後來也被視為現代印象派和表現主義畫家。

張大千於1899年在四川省出生。他自少在藝術世家長大,跟隨母親和姐姐學習繪畫。1917年,他移居京都學習繪畫和紡織染色技術。 1919年回到上海,跟隨曾熙學習藝術,奠定了相當成功的藝術生涯。 1940年,他被派往敦煌臨摹古代壁畫。在那裡的兩年零七個月裡,他完成了276幅作品。 1945年,他更在巴黎、倫敦、布拉格、日內瓦等地舉辦畫展。

1949年,他定居香港。一年後,他應邀到印度新德里舉辦展覽,參觀了阿旃陀石窟,並將當地壁畫與敦煌的壁畫進行了比較。在印度期間,他的作品以工筆畫為主。1953年,他移居巴西聖保羅,並興建中式園林八德園。1956年,他在法國尼斯會見畢加索,兩人更交換了繪畫作品。

張大千的國際聲望漸盛,經常往來穿梭於美洲,亞洲及歐洲之間。世界各地的風景都成了他靈感的來源,促成了他潑墨的新風格,將抽象表現主義與傳統國畫相結合。他曾説過,中西藝術不應該有分界。他所向往的中西融合,甚至是能用水墨畫西畫,油畫畫國畫。

1967年,他在美國濱海卡梅爾「環篳庵」定居。同年,他在加州的首次個展於斯坦福大學舉行,吸引了數千人參觀。1974年,他被太平洋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在台灣,張大千經常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展覽。1982年,他獲授予中正勳章。一年後,他在台北去世。終年八十三歲。


張大千

書法-餘學齋

張大千

致王濟遠信札

張大千

蘭竹

張大千

紅蓮

張大千

葡萄

張大千

白蓮

張大千

張大千

山廚清供

張大千

登高遠眺

張大千

臨流攬勝

張大千

晚色

張大千

華山小景

張大千

琵琶仕女

張大千

青松逸侶

張大千

風荷

張大千

漁舟閒話

張大千

荷花世界夢俱香

張大千

君子之風其清穆如

張大千

春山積翠

張大千

國色天香

張大千

懸泉

張大千

高崖古寺

張大千

山寺

張大千

陶潛采菊

張大千

聽泉圖

張大千

紅葉小鳥

張大千

幽林飛瀑

張大千/向迪琮

岷江小景/自作詞兩首

張大千

書法七言聯

張大千

書法黃莘田詩

張大千

行書七言詩

張大千

碧峰古寺

張大千

雲山古寺 設色金箋 鏡框 一九六五年作

張大千

觀泉圖

ZHANG DAQIAN (1899-1983)

Temple at the Mountain Peak

張大千

佳藕圖

張大千

敦煌莫高窟初唐畫大士像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四八年作

張大千

潑彩荷花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八一年作

ZHANG DAQIAN (1899-1983)

Garden of Eight Virtues in Pomo Style

張大千

溪山春雪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六九年作

張大千

仿敦煌南無觀世音菩薩 設色絹本 鏡框 一九四七年作

張大千

加州夏山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六七年作

憶遠圖

張大千

張大千

青綠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