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作為意大利文藝復興全盛期的真正化身,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畫家、雕塑家及建築家。 他是首位於生前便有傳記問世的藝術家,畫家瓦薩里(Giorgio Vasari)在著作中盛讚米開朗基羅的成就「超越古今,不僅於一藝,實於三藝皆然」。 其最著名的大理石雕塑《聖殤》與《大衛》,以及西斯汀小堂內的《最後的審判》和《創世紀》壁畫,至今仍被視為藝術史上巔峰之作。 米開朗基羅全名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於1475年誕生於佛羅倫斯共和國。其早年在美第奇家族花園臨摹古典雕像,並於本地醫院解剖屍體,這為他日後描繪精確人體結構與深刻情感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一點在其未出版的素描《裸體男子(臨馬薩喬)及其身後兩人》(A nude man (after Masaccio) and two figures behind him)中展露無遺。該作於2022年巴黎佳士得以23,162,000歐元成交,創下這位文藝復興巨匠的世界拍賣紀錄。 他大部分職業生涯都在羅馬度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他最重要的贊助者為梵蒂岡,米開朗基羅於此被尊為「素描大師」(disegno),即集繪畫與構圖之大成者。 71歲時,他獲委任為聖彼得大教堂的首席建築師,親自構思並設計了那座舉世聞名的圓頂。 直至1564年辭世前六天,米開朗基羅仍每日雕刻不輟。他去世時享年88歲,因其作品氣勢磅礡、結構複雜,極具震懾人心之力,而被同代人尊稱為「神聖者」(Il Divino)。 現存文獻,包括藝術家本人親筆詩作,為後人揭開其私人生活的神秘面紗:性向曖昧、自我意識強烈,且脾氣火爆。 這種激烈的性格,令他時有情緒爆發,亦導致多項作品半途而廢。 然而,正是這份執著,成就了米開朗基羅的完美主義——他絕不妥協,甚至不惜犧牲人際關係、幸福與健康,只為追求藝術的至高境界。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CAPRESE 1475-1564 ROME)

A nude man (after Masaccio) and two figures behind h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