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劉煒是一個極難被定義的藝術家,其早年因《革命家庭》、《你喜歡肉嗎?》、《禁止吸菸》系列和「玩世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這一角色而聞名;此後他先知先覺般的從政治波普離開,另闢蹊徑地將自己完全置身於傳統文化的懷抱,色彩豔麗筆觸獨特的《惡之花》極具視覺衝擊力,而各種《風景》以令人歎為觀止的姿態呈現在他的筆下,他強調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並用個人化的視角和語言來觸動觀者。
《無題》(Lot 578)這幅以「花」為主題的作品創作於2005年,畫面用筆鬆弛而自由,中心處兩朵粉色大花沿用其上世紀九十年代富有代表性的潰爛筆觸,而不同於「玩世現實主義」時期的紅色,之後從豬肉、人臉、西瓜瓤等等提煉出來的粉紅直接的導向人對肉欲和糜爛的理解和經驗,相對緊張和仔細的刻畫使得花朵呈現出結實飽滿的量感;而花朵在肆意揮灑的綠色枝葉襯托下呼之欲出,畫面左中部分遒勁的寥寥數筆拖灑出來的花枝,頗為符合倪瓚所述「逸筆草草,聊寫胸中之逸氣」的境界。同時,藝術家用了相對稀薄的墨綠色來層層洗刷背景畫面,顏料順勢往下流淌,他在畫表層的綠葉時用了濕筆,綠葉的顏色與背景的墨綠融合在一起,皴擦有序,凸顯出這一部分生動的氣韻。而花朵上端無數白線從頂端噴薄而出,點與線被藝術家有機地穿插在幾近墨色的背景中,這種「有機」要求藝術家有高超的能力在短時間內迅速反應出線條應有的位置,讓人想起塞.托姆佈雷(圖1)對於畫面的處理。
同為詠花,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元代錢選《八花圖》卷(圖2)為中國古代詠花之名卷,拖尾處有元代大家趙孟頫提拔:「右吳興錢選舜舉所畫八花真跡,雖風格似近體,而傅色姿媚殊不可得。爾來此公日酣於酒,手指顫抖難複作此。而鄉里後生多仿效之,有東家捧心之弊,則此卷誠可珍也。」此公因酒起興,畫作帶有絕對的偶然性,縱使後生去效仿亦有東施效顰之嫌。而在劉煒的創作中,酒也是不可或缺的靈感來源,居京郊宋莊小堡一隅,每日美食美酒、遊戲娛樂、種菜飲茶,親近自然,頗有「大隱隱於市」之大家風範。他的畫面開闊、自由,充滿偶然性,卻又不失精確,在《無題》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顏料的幹濕、筆觸顏色交疊的時間、筆速、留白的斟酌,這種斟酌來自於對技術的瞭若指掌和對時間點上情緒及能量的準確掌握,這種心手合一的能力及對藝術的修養、素質,如打通了地理與時空的筋脈,恰與二十世紀初的常玉(圖3)有琴瑟和鳴之妙。
劉煒從中國當代藝術曾經十分熱烈的激流中勇退,主動放棄流行的風格沉心求道,遠離了潮流和偽當代藝術的圖像式表達。對於中國傳統藝術和西方大師的藝術經驗的吸收傳遞到他的創作的方方面面,對於材料的探索、技法的研究帶給他極為敏感而自由的筆性,這種筆性是藝術家的「器」;而其親近自然、撲捉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細節的能力,使得他對景與物有「一花一世界」的參悟,恰恰符合中國古代對藝術的要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可謂之得「道」。這深色如墨的空間中兩支嬌豔的花自是「不愁明月盡,自有暗香來」的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