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劉野
畫室
油彩 畫布
1991年作
簽名︰YE
來源
德國 柏林 Taube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拍品專文

劉野的作品游走於神話與哲學之間,時而指針偏向神話,時而偏向哲學,都凝聚在藝術家創造的空間中,經過他的處理,成為極具個人色彩的精彩作品。出生於1964年的劉野成長在知識份子家庭,很小就開始接觸古典藝術。在青少年時接受設計藝術的基礎教育,使他通過康丁斯基、蒙德里安等人的作品開始思考繪畫的最基本要素。1986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1990年赴柏林藝術學院造型藝術系繼續學習。作品《天使》(Lot 405) 創作於1991年,參考范.艾克作品中的造型方式,一位手持香煙的人物正站在畫室中,目光注視著畫面之外。此時藝術家宛如彼得.勃魯蓋爾《畫家與鑒賞家》將自己置身其中,手持調色板與支架,雕塑般赤裸上身「坦誠」的與觀者相望,手卻欲言又止地有所指向。觀者被兩人的眼神深深地拉住,時間凝固在畫室中,仿佛觀者是畫面中的第三人。藝術家將窗框、牆壁等元素轉化為幾何圖形,因光線的變化強調畫面橫線與分隔號的組合。空間內的暗淡,窗外光線的明快,憂鬱、暗示性的彌漫在畫面中。藝術家以平靜的描述有力的召喚著迷一樣的作品。 藝術是記錄時代的縮影和現實的棱鏡。劉野的作品總是在「理性」和「秩序」的外衣下,以詼諧敘事的方式實現他對現實的關注。作品《畫室》(Lot 406) 中,藝術家將故事講述的舞臺安排在一個看似真實結構的場景中,光源從左側通透的玻璃和敞開的門中滲入淩亂的空間,但許多的細節元素充斥著畫面,讓觀者的眼睛應接不暇的流動著。是畫室,又似舞臺,如同古典雕塑般的人物和馬匹,又宛如戲劇舞臺中的角色扮演,出現在作品中。莊重和諧的氛圍,由於安迪.渥荷和毛的海報的出現,為寧靜的空間帶來不安和矛盾。站在畫面最遠處的天使,仿佛參考了波提切利的名作,又為這個空間添雜了疑惑和不確定性。凝固的畫面與無序的人物設置、古典形象與當代文化的暗示—畫面中相關又矛盾的講述方式彷彿也道出中國藝術家在接觸西方藝術傳統時曾面對的思考與焦慮。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