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YOI KUSAMA (Japanese, B. 1929)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草間彌生

夕陽映照的海面 (面對逼近的死亡)

細節
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
夕陽映照的海面 (面對逼近的死亡)
壓克力 畫布
161.9 x 130.5 cm. (63 ¾ x 51 1/8 in.)
1988年作
簽名:YAYOI KUSAMA (畫背)
來源
直接購自藝術家
日本 私人收藏
日本 名古屋 Gallery Cellar
2011年11月9日 佳士得紐約 編號650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此作品附藝術家工作室所簽發之藝術品註冊卡
展覽
2010年10月-2011年2月 「草間彌生:十年」 猶他州美術博物館 美國
拍場告示
Please note that Lot 1 is accompanied with a registration card issued by the artist’s studio.
拍品編號1附藝術家工作室所簽發之藝術品註冊卡。

拍品專文

1950 至1960 年代的紐約藝壇百花齊放,位於曼克頓下城區的東十街畫廊群是當時一道獨 特的風景線。它們由藝術家而非經紀人開設,不少才華洋溢卻苦無機會的藝術家以此為起 點,當中包括今天譽滿全球的「前衛女王」草間彌生。1959 年10 月,她在布拉塔畫廊展 出五張名為「無限之網」的巨幅黑白網格繪畫,展覽大獲好評。唐納.賈德對草間的獨創 性大為讚賞,亦有購入作品,並撰文道:「草間彌生是位極為獨創的畫家。本次展出的五 幅白色巨型畫作呈現出強勁而嶄新的概念。( 畫作的) 空間淺薄、趨於表面,在覆蓋一層白 色淡淡薄膜的黑底上,畫滿了無數小的弧線,這種手法創造出一種既複雜又簡樸的效果。」

《夕陽映照的海面 ( 面對逼近的死亡) 》(Lot 1) 延續「無限之網」系列中無止無盡的視覺 震撼感,更在空間的塑造和線條的運用上邁進新的方向。畫作繪於1988 年,時值草間油畫 創作的重要實驗期。有別於以往使用厚重油彩強調筆觸肌理,她轉用壓克力顏料來表現對 比強烈的色彩,繪畫各式各樣的以自然事物命名的有機圖像,例如星塵、大海和樹木等。 這段時期的作品大多類近「無限之網」系列中貢德所形容「空間淺薄、趨於表面」的平面 化構圖( 圖1),《夕陽映照的海面 ( 面對逼近的死亡) 》則是個富有深度感的和層次變化的 空間,紅色曲線結集成一張巨網,不規則地往四方延伸,彷如從深處湧出的暗湧。

這種壓倒性的視覺衝擊源自草間彌生幻視經歷。她會毫無徵兆地看到自己及周遭被無止無 盡的圓點、網紋或其他重覆的圖案淹沒。或許這樣的經歷令人難以置信,卻是草間彌生日 常生活裡的真實。藝術是她生存的動力,唯有通過反覆描繪直至畫布被完全覆蓋,草間彌 生才能在一筆一劃中把困擾自己的幻覺摒除。她稱之為「自我消融」,意即把自身與創作 合而為一,達到和諧的精神境界。《夕陽映照的海面 ( 面對逼近的死亡) 》是藝術家傾注大 量心力與精力而成的作品,畫面由無數有機而富有能量的紅色細線交織而成。抽象表現主 義畫家馬克.杜比同樣以線條構築空間。他從中國書法中獲得靈感,發展成代表性的「白 色書寫」風格( 圖2)。杜比將線條堆疊、縱橫、交錯構成畫面,線條與線條之間十分俐落, 反觀草間彌生筆下的曲線猶如連在一起的細胞,不斷增生擴散,予人無窮無盡的感覺。既 延伸了「無限之網」系列令人暈眩的視覺特質,又打破過去網格均以嚴謹結構組成的規律, 呈現不一樣的畫面感。《夕陽映照的海面( 面對逼近的死亡) 》中線條的形態彷彿正在不斷 成長,像泡沫般向四周擴散、膨脹,快要超越畫布的界限、蔓延至牆壁。草間彌生透過這 張不斷繁衍的巨網,向觀者暗示「自我消融」的強大精神力量,邀請他們體會非一般的視 覺之旅。

海洋是生命之源,死亡則是生命的終結。藉著《夕陽映照的海面( 面對逼近的死亡) 》充滿 層次變化的紅色,草間彌生把看似相悖的兩者連結在一起。紅色有危險、警告的意味,但 也是連結生命的顏色,流淌在體內的血液、嬰兒誕生之時都與紅色息息相關。生生不息的 宇宙和大自然令草間彌生深感著迷,期望創作能使她更接近當中奧秘,她曾說:「通過自 我消融,我們回到無限的宇宙。」。對草間彌生來說,消融並不是自身存在的終結,她透 過擁抱《夕陽映照的海面( 面對逼近的死亡) 》這片紅色汪洋,與自然萬物合而為一,邁向 新的境界。事實上,紅色是貫穿草間彌生不同時期的主要色彩,在她赴美前的一系列水彩 作品( 圖3) 和六十年代的無限網( 圖4) 中都能找到蹤影。而在崇敬太陽日本文化中,紅色 正正代表著著太陽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夕陽映照的海面( 面對逼近的死亡) 》以對草間彌 生個人及日本文化都別具意義的紅色,營造強烈的視覺張力,詮釋她對存在與消亡的獨特 體會。

「我雖然無法前往宇宙,卻能創造出宇宙世界。希望透過藝術來美化我的靈魂。」草間彌 生的心願單純直接,作品往往散發澎湃洶湧的生命力,如同《夕陽映照的海面( 面對逼近的 死亡) 》般,呈現她戰勝病魘後所創造的迷人世界。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