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ASHI MURAKAMI (Japanese, B. 1962)
PROPERTY FROM AN IMPORTANT AMERICAN PRIVATE COLLECTION
村上隆

骷髏與花-紅色

細節
村上隆
村上隆
骷髏與花-紅色
壓克力 畫布
199.1 x 153 cm. (78 3/8 x 60 ¼ in.)
2013年作
簽名:TAKASHI;藝術家簽名 (畫背)
來源
美國 洛杉磯 Blum & Poe
美國 私人收藏

拍品專文

村上隆不遺餘力地以日本特有的藝術表現重新定義及推廣日本當代藝術。他不但創造出全新的藝術流派,更改變了全球對藝術定義的看法。
十九世紀末的「日本主義」運動深深吸引著村上隆。文森特・梵高(圖1)、古斯塔夫・克林姆(圖2),以及愛德華・馬奈等當時的西方藝術家亦深受日本同時期藝術家的作品所啟發。數百年來,西方藝術使用單點透視與兩點透視之目的,是為了科學性地模仿人類眼睛依循三度空間原則感受深度的方式。相反地,二維平面自古以來即為日本藝術中至關重要的部分。大膽的設計、強烈的色彩、優雅簡練的線條,以及超扁平技巧中單一色系的平面區塊,啟發了西方現代主義的眾多創新。


骷髏與花日本藝術瑰寶之復興


村上隆在《骷髏與花—紅色》(Lot 53)這件作品中大量運用他最具代表性的兩種圖案:微笑的花朵以及首度使用於90年代的骷髏。他將許多動漫風格的骷髏重疊排列,鑲嵌於一整片綻放的微笑花朵中,臣服於紅色與粉紅色構成的叢集裡。若干具辯證性的配對連結構成了多變的叢集,包括抽象與具體、人物與圖案、韻律與實質,形式與物質,格式化與自然主義。這件作品拋棄單一固定焦點,呈現構圖上的非階序式結構。這種視野上的無限擴張似乎縈繞著我們的感知閾,展現出強烈的律動、鱗次櫛比的圖案層次,以及優雅細緻的美感。


《骷髏與花—紅色》代表著日本前現代藝術內涵的復興,重新演繹盛行於江户時期、極富裝飾性與技巧的日本傳統藝術。村上隆強調輪廓勾勒、基本形式、大膽而統一的色彩、在構圖與透視法上進行的冒險性嘗試,以及帶有高度裝飾性與圖案化的形式,使我們聯想到日本十七世紀初的琳派風格(圖3)。所謂琳派,是指日本繪畫、紡織、陶藝與漆器等領域的某種特殊表現風格。這種風格的特色在於大膽簡化自然圖案、大量使用貴重礦物與金屬顏料,以及以創新方式實驗新的筆法技巧,而這一切均與傳統宮廷文學及詩歌相關。


日本藝術的季節性意象


日本自古以來便透過眾多節慶與儀式讚頌四季之美,並悲嘆這些美好事物的轉瞬即逝。花卉向來是日本文化的重要標誌,亦為日本傳統繪畫慣用的圖案。《骷髏與花—紅色》這件作品令人聯想到文人畫中作為文人畫家人格與精神符號的花卉、老樹與岩石等單調圖像,及其透過象徵性的速寫表現方式傳達出隱居世界共有的文化理想。村上隆的視野超越表象世界,抱持對自然世界高雅的美學鑑賞力,讓個人情感滲入他的繪畫作品。村上隆曾談論道:「每一朵花似乎都有各自的情感與性格…我覺得它們既美麗又使人心神不寧,同時也蘊含著某種力量;那是我在畫人們臉孔時所察覺到的同一種力量。」


畫中花朵令人聯想到菊花。日本人認為菊花是太陽的象徵,花瓣綻放的形態則代表完美的展現。它是日本古代繪畫與詩文中常見的題材;千載以來,文人以菊花描繪崇高、美德、謙沖自抑,以及純淨的情懷。在描繪文人高風亮節與謙虛為懷的同時,花朵與骷髏於此誘發出某種時光遞嬗、失落與沮喪的傷感。 這件作品不僅促使觀者沉思生命的遞嬗與稍縱即逝,同時也傳達關於人類經驗本質的根本真理。


稍縱即逝之美


《骷髏與花—紅色》令人聯想到伊藤若冲的《髑髏圖》(圖4)。村上隆所畫的骷髏不但是死亡的符號、人類短暫生命的標誌,亦為鬼魂和幽靈的動漫化象徵。它們看似處於存在和不存在之間,鑲嵌於一個萬物終將回歸的虛空景觀中。村上隆形容他的骷髏繪畫作品是盛行於唐末至元初的「逸品」風格歷史背景與「對我的大腦分泌物之關注」的結合。逸品畫風揚棄嚴謹精確的輪廓,採用非正統的技法與非線性、半透明的筆觸來描繪絕對完美的自然,開發出精緻卓越的領域,流露出藝術家的真摯情感。「我認為靜物畫象徵著那些不渴望變革者的精神。而我的花與骷髏系列作品在這個意義上截然不同於靜物畫。我渴望變化,尤其是向腐朽發展的變化。」《骷髏與花—紅色》呈現某種在形而上意有所指的安排。沒有任何一件事物是固定的,一切都在自然與意識中流動。


這件作品是向伊夫.克萊因神聖的色彩三部曲致敬。克萊因與村上隆的情況類似,其所抱持的神秘信仰有部分來自於他對東方哲學的認識。克萊因認為人類擁有與生俱來的色彩鑑賞力。對他而言,神秘的紅色象徵著聖血的特殊意涵。村上隆在《骷髏與花—紅色》這件作品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色彩。紅色具有多重象徵意義,包括權力、頌揚、節慶與生滅。在日本,紅色亦與佛教傳統和神道教的某些神祇密切相關(圖5)。根據日本民俗傳說,紅色是「驅逐惡靈與疾病」的顏色。在密宗佛教,紅色代表火輪,是象徵「大日如來」的「五輪塔」之五大要素之一,也是「無意識心」無盡層次的本質。五輪塔的每一部份各自代表著真實世界與無常世界中的一項變化元素。火輪則為兩個世界之間的過渡點,也因此同時象徵著統一與變動。紅色在此巧妙地提醒觀者人類生命的興滅。此外,《骷髏與花—紅色》也令人聯想到克萊因對「非物質地帶」概念的表達,此概念代表的是神祕的虛空,而克萊因相信它的存在超越傳統時空概念的限制。


日本是單一民族國家,人民普遍抱持佛教與神道教關於來世的信仰,認為每個人都有永存不滅的靈魂或精神。對村上隆而言,「非物質」的領域不僅超越人類傳統智慧,更將成為他未來得以發揮的舞台。綻放的櫻花就如同他所繪製的花卉,長久以來便象徵著轉瞬即逝的美麗。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總是頌揚自我犧牲,那些為了天國而死的人們,實際上幻化成綻放的櫻花,最終,將如同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所描述的那般,獲得無與倫比的美麗。


「在2011年的災難發生後, 我體驗到不可思議的無助感。我不知道身為藝術家的我能做些什麼,也覺得至今為止我所建立的理論並不適用於災後的現實。」面對這些對毀滅及死亡的飄渺敘事,以及日本近期3.11東北大地震和海嘯的災難經歷,村上隆對死亡的晦明晦暗狀態有更深刻的理解,並表現於他的骷髏與花的系列創作中。《骷髏與花—紅色》體現了多種情感,包括希望、美麗、喜悅、和諧、脆弱、衰微和短暫。村上隆不斷尋找具神聖性的事物,並提煉潛藏於動漫世界的生死本質,最終使他的作品成為證明藝術具有無限可能性的實例,這便是驅使村上隆持續創作的強烈動力。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