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ENG YUHO (ZENG YOUHE, Chinese, B.1924)
TSENG YUHO (ZENG YOUHE, Chinese, B.1924)
1 更多
Ryda及Robert H. Levi收藏
曾佑和

藍色狂想曲

細節
曾佑和
曾佑和
藍色狂想曲

水墨 金箔 鈀金 綴拼貼 紙本 裱於版面 (二聯屏風)
each: 182.2 x 90.8 cm. (71 3/4 x 35 3/4 in.)
overall: 182.2 x 182.2 cm. (71 3/4 x 71 3/4 in.)

款識:荷
鈐印:曾佑和繪
來源
美國 私人收藏

拍品專文

二十世紀優秀女藝術家曾佑和自創的綴畫對中國現代紙本創作有深遠的影響。此創作手法乃啟發自書畫裝裱技術,藝術家自述:「掇紙這種表達手法為我的畫法開闢一個新境界。以筆畫畫,末畫之先已拿準效果,新作則每幅均有某種難以預見之處、連我自己也不能再度模倣,因此可避免作品千篇一律。再者,此境界變化無窮探索的萬千樂趣。」(1)

《藍色狂想曲》(拍品編號 386)是曾佑和以綴畫手法創作的屏風創作,相當罕見。曾佑和曾氏別具用心地使用金箔、鈀金。對於金銀色的運用,曾氏憶述:「我在1959年嘗試以金銀及白金入畫……我在北京上學時,在藏青紙上畫過金畫,也時常畫泥金扇面。多以傳統的山水、蘭竹為題材。1959年我在新畫上用金,很受一般觀眾喜愛。……經過在歐洲無數次的旅遊,見到大量宗教畫,特別是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期的聖像及耶穌生平事蹟,大多用泥金為背景,……1963年我又開始用金屬入畫。這次運用的是純金箔。又因銀箔含鉛,日久呈黑色,改用鋁箔,銀色經久不變。在此時的繪畫逐漸提高觀念造形及質感,發掘紙質的特長,用金銀供給的肌理,加點染,畫面愈簡化,力求出世精神。……有時用鋁箔如泥金佔滿篇幅。銀色肌理潛動。情緒「內外」,有超現實的作用。有些畫時以紙張蓋鋁箔,亮光隱約,畫景迷離,將畫意昇華於物外。」(2)

曾佑和「綴畫」《綴畫 曾佑和 》1992年,漢雅軒,香港,第26-28頁)
同上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