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本尊與幾件大理王朝的忿怒相銅像相關,但造像風格更為細緻繁複。其中兩件於大理千尋塔出土:一件是橛金剛坐像,造像風格稚拙,著錄於張永康著《大理佛》,台北,2004年,頁9,圖3;另一件是橛金剛立像,其面容與本尊非常相近,但整體感覺略為粗糙,著錄於前揭書,頁51,57號(圖一)。另外兩件藏於舊金山亞洲藝術館的大黑天像與本尊風格更為接近,著錄於金申著《海外及港台藏歷代佛像》,北京,2005年,頁534,但還是沒有本尊的風格成熟。與本尊風格最接近的是大英博物館藏的一件鎏金銅毘沙門天像(1972,0301.1)(圖二),此像不但面容的處理與本尊有異曲同工之處,有幾個細節的處理亦值得注意: 膝蓋的刻劃手法非常獨特而且兩件完全一樣,頭上骷髏皆有小蛇從兩側探出,從這些小細節看來,應該是同一時期的作品。本尊雖有紀年款,但不知是否當時鑄
造後即刻上,抑或是後人所刻,不過可以確定它的製作年代不會晚於元代,是一件非常有研究價值的作品。
造後即刻上,抑或是後人所刻,不過可以確定它的製作年代不會晚於元代,是一件非常有研究價值的作品。
.jpg?w=1)
.jpg?w=1)
.jpg?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