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出生於北京的于非闇 (1888-1959)原名于照。在他職業生涯的初期曾經當過記者,而後轉而追求藝術。他的啟蒙老師為民俗畫家王潤喧。然而,他高雅及精緻的個人風格是來自於從一九三五年起任職於北京故宮,臨摹館藏的歷代名畫而累積而成的。宋代名畫家馬遠和唐棣在花鳥題材上優雅巧妙的繪畫手法,從于非闇的作品中顯而易見。尤其是他師從宋徽宗獨創一格的瘦金體書法風格,唯妙唯肖。
于非闇在此幅蔬果圖上,題了宋代詩人陸游(1125-1209)的《食野菜》。雖然他深受宋代畫家影響,然而他在句末提及元代畫家「元人蔬果圖有清逸之致,以沒骨法擬之」。「沒骨」指繪畫中沒有輪廓線,而只有形體的顏色,如此畫的柿子,蘿蔔,和櫻桃。
從他的傳記和此畫可以看出于非闇受早期繪畫大師影響之深。但他也同時注入現代感與個人畫風。例如珠寶色調的深度調色與圖案感。不但如此,于非闇在他的題跋和手稿中提到,他是被住家附近市場以及自家花園的蔬果所啟發,而創造出這般的構圖。
于非闇在此幅蔬果圖上,題了宋代詩人陸游(1125-1209)的《食野菜》。雖然他深受宋代畫家影響,然而他在句末提及元代畫家「元人蔬果圖有清逸之致,以沒骨法擬之」。「沒骨」指繪畫中沒有輪廓線,而只有形體的顏色,如此畫的柿子,蘿蔔,和櫻桃。
從他的傳記和此畫可以看出于非闇受早期繪畫大師影響之深。但他也同時注入現代感與個人畫風。例如珠寶色調的深度調色與圖案感。不但如此,于非闇在他的題跋和手稿中提到,他是被住家附近市場以及自家花園的蔬果所啟發,而創造出這般的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