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白玉。新疆和闐整塊上好白玉琢製。器形仿青銅酒器觚。正方形口、足。深膛掏至底之上部。外壁上下對稱八出戟,凸雕隱起蕉葉紋,腹飾饕餮紋。
清代仿古玉觚多由上、中、下三部分組合黏接而成。此器以一整塊玉料雕琢而成,且玉質白皙、溫潤,色澤均勻,近無雜質,為乾隆仿古玉器中的珍品。清宮舊藏中雖有數件近似例,但玉質與此相當者也不甚多。此等玉質與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一件稍高(24.3公分)的乾隆仿古款無戟觚頗為類似,見《宮廷之雅:清代仿古畫意玉器特展圖錄》,台北,1997,圖版11。北京故宮博物院亦藏有數件玉觚,尺寸、器形及玉種各異,見故宮博物院藏珍品全集《玉器(下)》,香港,1995,圖版130-134,玉質皆為碧玉或青玉,圖版133的青玉方觚(24.6公分)在造型上與此較為接近,但玉質不如此器(圖一)。
清代仿古玉觚多由上、中、下三部分組合黏接而成。此器以一整塊玉料雕琢而成,且玉質白皙、溫潤,色澤均勻,近無雜質,為乾隆仿古玉器中的珍品。清宮舊藏中雖有數件近似例,但玉質與此相當者也不甚多。此等玉質與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一件稍高(24.3公分)的乾隆仿古款無戟觚頗為類似,見《宮廷之雅:清代仿古畫意玉器特展圖錄》,台北,1997,圖版11。北京故宮博物院亦藏有數件玉觚,尺寸、器形及玉種各異,見故宮博物院藏珍品全集《玉器(下)》,香港,1995,圖版130-134,玉質皆為碧玉或青玉,圖版133的青玉方觚(24.6公分)在造型上與此較為接近,但玉質不如此器(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