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 Ye (b. 1964)
On occasion, Christie's has a direct financial int… 顯示更多 歐洲重要收藏
劉野 (B. 1964)

希望1 號

細節
劉野
劉野 (B. 1964)
希望1 號
壓克力 畫布
45 x 38 cm. (17 ¾ x 11 in.)
2000年作
款識:Liu Ye 2000 (右下)
來源
澳大利亞 悉尼 莫斯曼畫廊
2008年3月17日 紐約 蘇富比 亞洲當代藝術 編號15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出版
2015年 《劉野:圖錄全集 1991-2015》 Christoph Noe編 德國 奧斯特菲爾登 Hatje Cantz 出版社 (圖版,第00-02圖,第291頁)
展覽
2000年 澳大利亞 悉尼 莫斯曼畫廊 「Between the
Lines」
注意事項
On occasion, Christie's has a direct financial interest in the outcome of the sale of certain lots consigned for sale. This will usually be where it has guaranteed to the Seller that whatever the outcome of the auction, the Seller will receive a minimum sale price for the work. This is known as a minimum price guarantee. This is such a lot.
拍場告示
Please note Lot 7 has a guarantee fully or partially financed by a third-party who may be bidding on the lot and may receive a financing fee from Christie’s.
For lot 7, the estimates are revised to between HKD 4,800,000 and HKD 6,800,000.
請注意拍品編號7的最低出售價保證將由可能參與此拍賣品競投的第三方全部或部分提供,且該第三方可能會收到由佳士得支付的酬金。
拍品编号7的估價更正為港幣4,800,000 至6,800,000元。

榮譽呈獻

Jacky
Jacky Ho (何善衡)

拍品專文

「像荷蘭的Dick Bruna、日本的宮崎峻等等, 我覺得他們和達文西一樣偉大。」 劉野

劉野於1990 年代中期返回北京,當時的中國正處於轉型陣痛期,現代化與消 費主義的思潮快速興起,對於社會的新方向感到深深觸動,開始把孩提時代的 童話幻想與意象符號融入創作之中。

劉野對紅色色彩的運用,並不像其他中國藝術家般專注背後的政治意義,反而 更偏重於以「紅色」作為童年時期的視覺經驗的表達。他曾言,「我成長於一 個被紅色所覆蓋的世界:紅太陽、紅旗、紅領巾……小時候,我並不理解這些 東西的象徵寓意……我只是被動地接受。」對他來說,紅色是童年時代重要的 視覺經驗,同時也是懷舊的載體和工具。這凸顯了劉野作品強調個人感受和視 覺體驗的特點,以個體的角度去思考社會,貫切了劉野創作中的人文關懷和強 烈的個人情懷。

《無題》中人物靈感,一部份來自如明代陳洪綬(老蓮)的中國傳統兒童形 象,一部份來自劉野德國時期的自畫像,尤其小男孩保留了藝術家自我形象的 痕跡,然後把小男孩轉化為小天使,反映他在這時期對童話主題的興趣。畫中 人物身穿淺綠色水手服,男孩伸手指向畫布左方,女孩手抱紅書一本;他們有 著卡通故事胖小孩的特徵,圓圓的臉、短短的身型、紅紅的臉頰,一如劉野其 他作品,不管在描繪張愛玲或是齊白石,人物都被賦予一種童真稚相。他認為 卡通能媲美傳統藝術,以最基本、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來闡述深刻的道理,帶給 人們內心的寧靜和祟高壯美的精神力量,劉野曾論及︰「像荷蘭的迪克.布魯 納、日本的宮崎駿等等,我覺得他們和達文西一樣偉大。」

如果將《無題》的具象元素剔除,整個畫布將變成抽象繪畫—— 一個深紅圓形、一個淺紅長方形與底部藍色方塊——仿佛直接從 蒙德里安的局部構圖中抓取而來。然而, 通過將人物置於畫面前 景,並為其添加諸如飛濺空中的海浪,或巋然不動的岩石等具象 細節,劉野在畫中的具象與抽象之間構建出戲劇化的張力。觀者 的眼睛被迫以理性的邏輯解讀色彩,從而使《無題》具有更大的 視覺複雜性。

更多來自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