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此印印文以鳥蟲篆鐫刻陰文「王龔」二字,刀法精勁,線條靈動,字形優美。此印主人為東漢中期名臣王龔(生卒年不詳),字伯宗。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兩城鎮)人。
王龔出身豪族世家,初舉孝廉,任青州刺史,因彈劾貪贓二千石官員,受漢安帝(94-125)嘉獎,入朝任尚書。歷任司隸校尉、汝南太守等職,好才愛士,為政溫和,頗受稱讚。漢順帝(115-144)永建元年(126年),入朝任太僕,調任太常。後升任司空、太尉,位列「三公」之首,任職嚴肅謹慎,不是公事不與州郡官員通信來往。後因痛恨宦官掌權,上疏極言其禍害,反被宦官誣陷,經大將軍梁商(?-141)出面救護,方免於獲罪。永和五年(140年),王龔因老病辭官,後於家中去世。
其子王暢(?-169),字叔茂,東漢「八俊」之一,官至司空。曾孫王粲(177-217)字仲宣,擅辭賦,文采斐然,為「建安七子」之一,劉勰於《文心雕龍-才略》中譽其為「七子之冠冕」。
王龔出身豪族世家,初舉孝廉,任青州刺史,因彈劾貪贓二千石官員,受漢安帝(94-125)嘉獎,入朝任尚書。歷任司隸校尉、汝南太守等職,好才愛士,為政溫和,頗受稱讚。漢順帝(115-144)永建元年(126年),入朝任太僕,調任太常。後升任司空、太尉,位列「三公」之首,任職嚴肅謹慎,不是公事不與州郡官員通信來往。後因痛恨宦官掌權,上疏極言其禍害,反被宦官誣陷,經大將軍梁商(?-141)出面救護,方免於獲罪。永和五年(140年),王龔因老病辭官,後於家中去世。
其子王暢(?-169),字叔茂,東漢「八俊」之一,官至司空。曾孫王粲(177-217)字仲宣,擅辭賦,文采斐然,為「建安七子」之一,劉勰於《文心雕龍-才略》中譽其為「七子之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