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此對茶圓撇口,口以下漸收至底,造型俊雅,內白釉,外檸檬黃釉,釉色純正勻稱,屬難得一見之佳作。
雍正御瓷單色釉創新不斷,水平之高,奠定了雍正一朝高雅美學。此盌所施之檸檬黃釉為低溫釉,以銻為主要呈色劑,又稱洋黃,傳世作品稀少,多為小盌小盤。數件器形及大小相若的雍正檸檬黃釉盃可供參考,一對著錄於J. Wirgin著《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Axel and Nora Lundgren Bequest》,斯德哥爾摩,1978年,圖版8及77。
比較一對尺寸較小之雍正黃釉盃(口徑7.3公分),為E. T. Hall舊藏,於倫敦佳士得2004年6月7日拍賣,拍品267號(圖一)。再比一只尺寸及造形近似之雍正黃釉盃,於香港佳士得2007年5月29日拍賣,拍品1523,後為玫茵堂舊藏,並於2011年4月7日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拍品32號。
望星樓舊藏另一對雍正撇口弧腹之黃釉盃,於香港佳士得2022年5月30日拍賣,拍品2709號(圖二)。
雍正御瓷單色釉創新不斷,水平之高,奠定了雍正一朝高雅美學。此盌所施之檸檬黃釉為低溫釉,以銻為主要呈色劑,又稱洋黃,傳世作品稀少,多為小盌小盤。數件器形及大小相若的雍正檸檬黃釉盃可供參考,一對著錄於J. Wirgin著《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Axel and Nora Lundgren Bequest》,斯德哥爾摩,1978年,圖版8及77。
比較一對尺寸較小之雍正黃釉盃(口徑7.3公分),為E. T. Hall舊藏,於倫敦佳士得2004年6月7日拍賣,拍品267號(圖一)。再比一只尺寸及造形近似之雍正黃釉盃,於香港佳士得2007年5月29日拍賣,拍品1523,後為玫茵堂舊藏,並於2011年4月7日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拍品32號。
望星樓舊藏另一對雍正撇口弧腹之黃釉盃,於香港佳士得2022年5月30日拍賣,拍品2709號(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