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ONG SOO PIENG (Singaporean, 1917-1983)
重要新加坡私人收藏
鍾泗賓

大自然

細節
款識: 泗賓 (右下) NATURE Soo Pieng (畫背) 畫布貼有展覽標籤
來源
原藏者得自藝術家本人
新加坡 私人收藏
2013年10月5日 香港蘇富比 編號36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展覽
1966 年 「馬來西亞藝術展 」倫敦,科隆,柏林 (展覽編號10)

拍品專文

終其一生,新加坡大師鍾泗濱都在殷殷尋覓最能忠實表達東南亞原住民樸實之美的繪畫表現;他的抽象畫時期,代表了其傳達風景畫和靈感之萃的熱望。1963年於倫敦庫克街的雷德芬藝廊一場重要藝展中,鍾泗濱展出的系列作品,在在展現他過人的藝術膽識以及令人激賞的卓越技巧。鐘泗濱將這些畫作稱之為他倫敦時期的抽象系列。

奔放揮灑的酒紅、深藍和墨黑,構成了畫布上的背景基色;繁星般的光點,則是鍾泗濱對於筆觸拿捏的篤定和輕盈。鍾氏在此同時也與趙無極合作,過程中,他成為中西抽象繪畫一派特別風格的先驅;而趙無極也在同年末於雷德芬藝廊展出作品。鍾泗濱的作品一向少不了象徵了生死輪迴的日出月昇、日落月沉,而他倫敦時期的繪作,帶有冥思之美和人在景中的融和感。藝術家也承繼本拍賣品──《大自然》(Lot 385)──的風格,繪製了數幅深具意義的三聯作,這些作品傳達了鍾氏這時期以大自然為主題而作畫的專志,以及人與大自然的依存關係。1960年代的抽象畫極富張力:大自然的豪闊儘管深深震攝了觀者,它的張闔和氣宇,卻也同時讓人感到心凝神定。

《大自然》的背景由優雅的寶藍色所構成,藝術家以單一幽微的色調喻表瀚海和穹蒼。融於中央的條狀黑色顏料漫散,水波生煙,彰顯了藝術家對於光影和漸層色調的嫻熟技巧。浮掠彈落的緋紅和土耳其藍,在畫中心互動推挪,吸引觀者目光停駐。中心上方懸掛著一盤寒鏡,或許是月亮,它的瑩白色在一波波表現主義式的顏料揮灑中,於畫中央迷濛隱現。

流暢的帶狀淺藍和淡白在畫布上下方奔瀉,以鍾氏一貫風格框住構圖。在1970年代,藝術家愈來愈常使用橫向帶狀的色條來區分畫布邊界,抽象和具象畫皆然;這一風格的起源,可追溯至鍾泗濱在1960年代時所繪的抽象畫。《大自然》是這一時期抽象油畫的經典代表。而這類抽象畫作,鍾氏僅繪製了寥寥數張;他返回新加坡之後,即展開別種型態的抽象藝旅,這使得鍾氏倫敦時期的作品彌足珍貴。

比起鍾氏藝術生涯中其它時期的繪畫,他1960年代的抽象作品,明示了他毅然展開的風格突破。在當時,他仍忠於具象藝術傳統:但是那趟倫敦之旅,讓他備受啟發,從而擁抱全新的創作途徑。將中西抽象藝術形式,行雲流水般地融入自己獨特位格,標竿著鍾氏深湛的藝術功力。

更多來自 匯聚:新加坡藝術特別專場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