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YOI KUSAMA (B. 1929)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草間彌生 (1929年生)

自畫像 (OPXTO)

細節
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 (1929年生)
自畫像 (OPXTO)
壓克力 畫布
145.5 x 112 cm. (57 1/4 x 44 1/8 in.)
2010年作
款識:Yayoi Kusama 2010 自画像 SELF-PORTRAIT(OPXTO) (畫背)
來源
日本 東京 大田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此作品附藝術家工作室所簽發之藝術品註冊卡
出版
2011年 《未來通行證》 展覽圖錄 鹿特丹世界美術館鹿特丹 荷蘭(圖版,第98-99頁)
2012年 《未來通行證》 展覽圖錄 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台灣(圖版,第118-119頁)
2012年 《清翫雅集20週年慶收藏展-油畫》 展覽圖錄 清翫雅集 台北 台灣(圖版,第278-279頁)
2016年3月《ART collectors'》 雜誌 生活之友社 東京 日本(圖版,封面)
展覽
2011年6月-11月「未來通行證—從亞洲到全球」瓦爾瑪拉納宮及聖格雷戈斯修道院 威尼斯 義大利 此展覽還在以下地點展出 2011年12月- 2012年3月 鹿特丹世界美術館 鹿特丹 荷蘭 2012年5月-7月國立台灣美術館 台中 台灣 2012年10月 今日美術館 北京 中國
2012年10月-12月「清翫雅集廿周年慶收藏展」國立歷史博物館 台北 台灣

榮譽呈獻

Shanshan Wei
Shanshan Wei

拍品專文

擁有「圓點女王」美譽的日本大師草間彌生,是全球最炙手可熱的當代藝術家之一。她擅長將無數個排序有致的圓點,以奇幻的手法描繪在作品上,而她畢生的創作形式包羅萬象,包括了繪畫、雕塑、裝置、行為藝術和時尚。年少時期的草間曾研習傳統日本繪畫– 之後在1957 年隻身抵達紐約,學習當代西方藝術,展開一場精彩的藝術生涯。草間將藝術創作當成治療方法,幫助她緩解幻視幻聽的痛苦;這症狀與她童年時所遭遇的孤獨恐懼創傷有關。若將草間的藝術比喻成她生命的喜怒哀樂,那麼這些小圓點 – 她藝涯的中心主題 – 就是她創作宇宙的曼陀羅。

對草間而言,這些小圓點能遏制自我銷毀的傾向,使人與萬象乾坤合而為一。她解釋道:「這些小圓點代表了朝日,象徵的是陽性活力和生命的泉源;而夜空上的玉輪形狀,代表了女性繁育和成長的原理 – 小圓點則包含了這些現象的意義和其他多層底蘊。」在2009-2011 年間,草間演述並合成她藝術生涯早期的主題,像是花朵、雙眸、以及以縱斷面、圓點以及密網等所擘繪而成的象形文般自畫像。這一系列作品,包括了《自畫像》,以刺眼的視覺對比為特徵,草間將濕潤飽滿的顏彩敷在一平滑的單色表面,創造出這種對比效果。在這幅自畫像中,草間施展她創作魔法,使用獨特的圖像和形式創作,在彰示她古怪、調皮以及鮮明的藝術家性格。

在《自畫像》中,觀者一眼就能認出草間亮眼的橘色頭髮。再近看細瞧,就能看到藝術家用橘色畫出每鬈頭髮之前,先上了綠色的基底色。這種互相對照的顏色配置,不僅將觀者的眼光吸引到主人翁螢光色的秀髮,也凸顯那頭活潑鬈髮的豐量。既然有「藝壇的圓點女王」美譽,草間就將這佳譽發揮得淋漓盡致:她用淡棕色、黃色、和橘色點蓋滿肌膚,向世界宣告她的身份。除此之外,《自畫像》繪飾了許多創作細節,反應了大師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和方法。那些精妙的上色細節處理,創造了一個朝氣蓬勃的圖畫平域。舉例而言,主人翁的鬈髮、朱唇和佈滿圓點的肌膚,都是以同色調的橘色畫成。她的雙眸、秀眉和上衣也是用同色的電光紫描成、或塗染完成。主人翁的正面,以一個由四處蔓延之有機形狀所組成的暗色背景,襯托得更為搶眼;而背景中蠕動的有機體,也與她的《宇宙》一圖有異曲同工之妙。儘管作品源自草間的想像,其所用的璀璨顏色、活潑的圖式和構圖,不禁讓人想起荷蘭印象派大師文森.梵谷的作品-《奧古斯汀.魯林夫人》。

草間曾說過,這種癡迷執著又徹底的圓點繪畫過程,深具撫慰療效,能幫助她減緩幻像症的痛苦。而這幅自畫像,代表了她藝術發展脈絡的一個重要轉捩點。在10 歲的稚齡,她為母親畫了一幅畫像,而這似乎是她透過圓點元素來行初步創作實驗的作品之一。那張俯首消沈的臉龐、身著的和服和背景,均佈滿了造型欠佳的圓點。而草間在20 多歲時所完成的另外一幅自畫像,則有了超現實的轉變:她將自己大幅轉變成為一朵粉紅色向日葵,被一圈花瓣團團圍住,還有一個粉紅色的緊閉唇瓣。背景由數個同心圓雲淡風輕地點綴著,與《無盡之網》系列的無窮無際頗為相似。透過描繪童年時期的噩夢一景,草間的自畫像創作,幫助她克服幽暗的情緒創傷。

草間的自畫像展示了她身份、身心狀態和藝術語彙間的直接關係。完成這幅《自畫像》時,草間已然81歲了,然而,大師將自己畫成一名青春永駐的女性,全身的朝氣活力從身上重複出現的小圓點煥發洋溢。她在這個混沌無窮的背景前,靜靜地凝視著,思索思索廣大宇宙間的生存議題。從第一幅如夢般的素描畫、到一張超現實的實驗作品、演進至充滿草間風格的自畫像,這些作品記錄著大師生命的不同風景,以及各個階段的風格演變。

現在的草間,沒有降服於幻視幻聽的苦難中:她反是學習與這種狀況和平共處。完成於大師晚年的《自畫像》,融合了草間身為視覺藝術家的觀點、和血肉人生的哀喜,燦然卻又熨貼寫實。

更多來自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