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ILT COPPER ALLOY FIGURE OF VAIROCHANA
A GILT COPPER ALLOY FIGURE OF VAIROCHANA
A GILT COPPER ALLOY FIGURE OF VAIROCHANA
2 更多
A GILT COPPER ALLOY FIGURE OF VAIROCHANA
5 更多
銅鎏金大日如來佛像

尼泊爾 卡薩馬拉王朝 十四世紀初

細節
銅鎏金大日如來佛像
尼泊爾 卡薩馬拉王朝 十四世紀初
3 1⁄4 in. (8.3 cm.) high
來源
奧爾索普家族收藏
拍場告示
Please note, the provenance of this lot has been updated.
請注意,此拍品的來源信息有更新。

榮譽呈獻

Edward Wilkinson
Edward Wilkinson Global Head of Department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這尊精緻的大日如來佛造像,充分體現了十四世紀早期卡薩·馬拉王國成熟而神秘的藝術風格。此像體量不大,卻散發出莊嚴威儀之感,將精神權威與精湛技藝完美融合。

該作品保存狀況極佳,很可能曾作為私人供奉之用。其具備卡薩·馬拉造像的所有典型特徵,尤以精雕細琢的雙層蓮座最為突出:同心排列的蓮瓣向外飽滿地舒展,呈現出深邃而層次分明的浮雕效果,每片寬大的蓮瓣上均鑲嵌著小巧如寶石般的裝飾紋樣。
這種獨特的設計僅見於少數卡薩·馬拉時期的作品,與現藏於洛杉磯郡立藝術博物館(館藏編號M.85.221)的一尊十四世紀初(約1300–1325年間)的無我母像極為相似(參見Casey與Denwood合著《Tibetan Art: Toward a Definition of Style》,1997年,第74頁,圖版52)。兩者在風格上的高度一致性,表明它們很可能出自同一時期。

進一步佐證這一斷代的還有另一尊帶銘文的四臂觀音像,原屬Yuri Khokholov收藏(見2020年7月23日香港邦瀚斯拍賣,拍品848號)。該像同樣採用相同的蓮座、高度風格化的面部特徵以及健碩的軀體。這些特徵——尤其是大日如來佛與四臂觀音的面部與軀體處理方式——亦可見於華盛頓特區亞洲藝術國家博物館所藏的迪帕瑪拉王后像(館藏編號F1986.23),該像被認為描繪的是普里提維·馬拉國王的王后。綜合這些相似性,可推測此尊銅像很可能出自普里提維·馬拉統治時期或其前後由皇家作坊製作的一組雕塑。

另有兩件鎏金銅像——藥師佛(見2016年6月23日巴黎蘇富比拍賣,拍品137號)與文殊菩薩(見2017年6月13日蘇黎世闊樂拍賣,拍品111號)——亦可能同屬此一組群。這五件作品有著一致的審美風格與非凡的工藝水準,堪稱現存同尺寸卡薩·馬拉造像中的巔峰之作。

寬闊而輪廓分明的面部強化了大日如來佛威嚴的神情,呼應了當時紐瓦爾美學對西喜馬拉雅地區雕塑產生的深遠影響。其軀幹緊繃而光滑,肌肉線條細膩含蓄,傳達出內在的生命力與力量感。下身僧袍在雙腿間呈優雅扇形垂落,採用罕見的雙層處理手法,為整體構圖增添了繁複的韻律。

造像通體細節精微,充分彰顯卡薩·馬拉作坊的卓越技藝:衣緣以細緻的米粒紋刻劃,賦予微妙精緻的質感;雙手尤為優雅,手指纖細,關節刻畫精準;雙足則以自然主義手法呈現,腳趾生動舒展,栩栩如生。

儘管體量小巧,此尊造像卻凝聚了卡薩·馬拉諸王贊助下佛教藝術的宏偉視野,是該王國融合紐瓦爾匠藝與本土創新精神的傑出典範,生動捕捉了喜馬拉雅與印度視覺文化交匯之際所迸發的藝術光輝。

更多來自 印度、喜馬拉雅及東南亞藝術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