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懷斯(Andrew Wyeth)

在1940年代,美國藝術的前衛發展並非人人歡迎。 抽象表現主義的興起,及其對中產階級價值觀與理想看似否定的態度,令不少保守美國人感到憂慮。 關於藝術的爭論,逐漸超越作品本身,蔓延至階級、地域與教育層面的社會分歧。 當評論界推崇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及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等革新者時,美國大眾卻迷戀一位名叫安德魯·懷斯(Andrew Wyeth)的寫實畫家。

懷斯生於賓夕凡尼亞一個大家庭,父親是一位插畫家,從小便親自教導他繪畫。 懷斯天資卓越,年僅十九歲便於費城舉辦首次個展,聲名鵲起。 其後名氣日盛,二十六歲時畫作便獲納入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美國人1943: 寫實主義與魔幻寫實主義者」展覽。

懷斯的畫風傳統,他受溫斯洛‧霍默(Winslow Homer)及維多利亞時代敘事繪畫啟發,描繪美國的獵人、農夫與鄉村居民。 渲染力極強的畫面,生動地捕捉了舊日邊疆地區的價值觀精髓、勞動階層的孤寂、與自然的抗爭以及生存的意志。

他最著名的畫作《克里斯蒂娜的世界》(Christina’s World)創作於1948年,描繪了一位因小兒麻痺症而行動不便的年輕女子,在長草間匍匐向一座飽經風霜的農舍前進。 此作品深受公眾喜愛,卻在評論界引發分歧,許多評論家認為其過於感傷。 討論之激烈,以致在1977年,當藝術史學家羅伯特·羅森布魯姆(Robert Rosenblum)被問及二十世紀最被低估與最被高估的藝術家時,他同時提名了懷斯。

1980年代,懷斯一系列以鄰居海爾嘉·泰斯多夫(Helga Testorf)為主題的肖像畫曝光。 這些作品均為秘密繪製,後來因其私密性而引發爭議。 其中一件作品《白日夢》(Day Dream,1980),作為「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的一部分,於2022年在佳士得以23,290,000美元售出,創下藝術家的世界紀錄。 2007年,懷斯獲美國總統喬治·W·布殊頒授國家藝術獎章。 他於2009年辭世,享年九十一歲。


ANDREW WYETH (1917-2009)

Clouds and Sea

ANDREW WYETH (1917-2009)

Study for 'Sea Boots'

ANDREW WYETH (1917-2009)

Study for 'The Duel'

ANDREW WYETH (1917-2009)

Edge of the Sea

Andrew Wyeth (1917-2009)

Above the Narrows

Andrew Wyeth (1917-2009)

Blackberry Picker

Andrew Wyeth (1917-2009)

Snowy Morning

Andrew Wyeth (b. 1917)

Cider Barrel

Andrew Wyeth (1917-2009)

Winter Carnival

Andrew Wyeth (b. 1917)

Deserted Light

Andrew Wyeth (b. 1917)

Hoffman's Barn

Andrew Wyeth (1917-2009)

Study for "Barracoon"

Andrew Wyeth (1917-2009)

Lifeboat House

Andrew Wyeth (1917-2009)

Five and a Half and Study for 'Oliver's Cap' : A Double-Sided Work

Andrew Wyeth (1917-2009)

Below the Kitchen

Andrew Wyeth (1917-2009)

Maine Coast Interlude

Andrew Wyeth (b. 1917)

Pumpkin in Doorway

Andrew Wyeth (1917-2009)

Trawler Aground

Andrew Wyeth (1917-2009)

Olsons in the Snow